议论文的结构,总分总之外还有别的好形式吗
议论文的结构,总分总之外还有别的好形式吗?这是很多写议论文的人常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总分总是一种经典的议论文结构,但在写作的广阔天地里,是不是还有其他出色的结构形式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深入探讨探讨这个事儿。

常见的总分总结构
总分总结构是我们写议论文时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里,开头我们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总”的部分。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读书好处的议论文,开头就可以直接说“读书对我们的成长有诸多好处”。
接着就是“分”的部分,这部分要对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读书的好处,像读书能增长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读书能开阔视野,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读书还能提升我们的修养,让我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得体。
最后是“总”的部分,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比如“综上所述,读书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修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多读书。”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条理清晰,读者能很容易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并列式结构
除了总分总结构,并列式结构也是一种很好的议论文结构形式。在并列式结构中,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1、观点并列:我们可以提出多个并列的观点来论证中心论点。比如写关于成功因素的议论文,我们可以提出三个并列的观点,即成功需要努力、成功需要机遇、成功需要创新。这三个观点是平等的,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成功的因素。
2、论据并列:也可以采用论据并列的方式。比如要论证“诚信是做人之本”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列举不同的论据。
1、古代商鞅立木取信,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从而顺利推行了变法。
2、现代企业海尔,因为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以诚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3、个人层面上,朋友之间信守承诺,能让友谊更加长久。
这些论据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并列式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地论证观点,让读者对论点有更全面的认识。
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关注的议论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论证的深度不断增加。
1、由浅入深:我们可以从现象到本质进行论证。比如写关于网络暴力的议论文,开头可以先列举一些网络暴力的现象,像明星被无端辱骂、普通人因为一件小事被网友攻击等。
接着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部分网友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网络监管存在漏洞等。最后探讨如何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比如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网民的素质等。这样的论证过程就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探讨问题。
2、由小到大:也可以采用由小到大的递进方式。比如写关于环保的议论文,我们可以先从个人层面出发,论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环保措施,像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
然后上升到社区层面,说明社区可以组织环保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最后到国家层面,阐述国家应该制定环保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这种由小到大的论证方式,能让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结构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议论文结构。在对照式结构中,文章会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自己的观点。
1、正反对比:我们可以将正面的观点和反面的观点进行对比。比如写关于勤奋和懒惰的议论文,我们可以先论述勤奋带来的好处,像勤奋的人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工作中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然后再论述懒惰带来的坏处,懒惰的人往往会错过很多机会,学业和事业都难以取得进步。通过这样的正反对比,能更鲜明地突出勤奋的重要性。
2、不同事物对比:也可以对比不同的事物。比如写关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议论文,我们可以对比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它能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而外来文化则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能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元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层层深入式结构
层层深入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在层层深入式结构中,论证是逐步深入的,每一层都比上一层更深入地探讨问题。
1、提出问题: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比如写关于教育公平的议论文,开头可以问“为什么在当今社会,教育公平问题仍然如此突出?”
2、分析问题:接着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可能是教育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3、解决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投入,改善教育条件;也可以完善教育制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4、深入探讨:最后还可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实施这些方法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这种结构能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地思考问题。
破立式结构
破立式结构也是一种独特的议论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我们先“破”,即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批判;然后“立”,即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
1、破错误观点: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关于“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的议论文,开头可以先指出社会上一些人认为“有钱就是成功”的错误观点。分析这种观点的片面性,指出金钱虽然在生活中很重要,但它并不能代表一切。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钱,但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品德,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成功。
2、立正确观点:接着树立自己的观点,即成功是多方面的,包括事业的成就、家庭的幸福、个人的成长等。通过“破”和“立”的过程,能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正确的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总分总之外,还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层层深入式、破立式等多种好的形式。每种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论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议论文更加精彩。
上一篇: 描写声音时,哪些词语能让读者仿佛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