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明白素材典型性对文章的影响
怎样让学生明白素材典型性对文章的影响,这是很多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素材典型性就像文章的灵魂,能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但学生们常常不太理解它的重要性,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明白,接下来就来探讨探讨该怎么做。

理解素材典型性的含义
要让学生明白素材典型性对文章的影响,首先得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素材典型性。简单来说,典型素材就是那些最能代表主题、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它不是随便选的,而是经过精心挑选,能精准地体现文章核心思想的内容。
比如写关于“坚持就能成功”的文章,用“水滴石穿”的素材就很典型。水滴那么小,石头那么硬,可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在石头上,最终把石头滴穿了。这个素材就很好地说明了坚持的力量,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坚持和成功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写“团结就是力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是典型素材。三个看似普通的人,通过团结协作,能比聪明的诸葛亮还厉害,这就突出了团结的重要性。
分析典型素材与非典型素材的区别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素材典型性,我们可以把典型素材和非典型素材放在一起对比分析。
1、代表性方面:典型素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涵盖主题的主要特征。比如写“母爱”,写母亲在孩子生病时日夜照顾,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可能经历过的,能代表母爱的普遍特征,这就是典型素材。而非典型素材可能只是一些个别、特殊的情况,不能很好地代表母爱。比如写母亲给孩子买了一件昂贵的礼物,这可能只是偶尔的行为,不能全面体现母爱。
2、说服力方面:典型素材更有说服力。还是以“坚持就能成功”为例,用马拉松运动员坚持跑完赛程最终夺冠的素材,比一个人偶尔坚持做了一件小事的素材更有说服力。因为马拉松是一项非常考验耐力和坚持的运动,运动员夺冠更能体现坚持带来的成功。
3、感染力方面:典型素材能更强烈地感染读者。写“环保”主题,写大片森林被砍伐导致动物失去家园的素材,比写一个人随手扔了一个垃圾的素材更有感染力。大片森林被砍伐的场景更能让读者感受到环保的紧迫性。
引导学生筛选典型素材
知道了什么是典型素材,也能区分典型和非典型素材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典型素材。
1、紧扣主题筛选:让学生在收集素材时,时刻想着文章的主题。比如写“友谊”的文章,那些能体现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素材就是符合主题的。像朋友在自己考试失利时安慰自己、一起克服困难等素材就可以留下。而一些和友谊关系不大的素材,比如自己独自旅游的经历,就应该舍弃。
2、选择真实且有深度的素材:真实的素材更能打动读者。比如写“成长”,可以让学生写自己在学习骑自行车过程中从摔倒到学会的真实经历。同时,素材要有一定深度,不能只是表面的描述。在写骑自行车的经历时,可以深入描写自己摔倒时的沮丧、再次尝试的勇气等,这样的素材更有价值。
3、考虑素材的新颖性:虽然典型素材很多是大家熟知的,但也可以找一些新颖的典型素材。比如写“创新”,除了用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创新事例,还可以用身边一些普通人的创新小发明。这样的素材能让文章更有新鲜感。
通过范文讲解素材典型性的作用
我们可以找一些优秀的范文,给学生分析其中典型素材的作用。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这个素材非常典型。它很好地体现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通过这个典型素材,读者能深刻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默默的关怀和付出。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个典型素材,文章会变成什么样。可能文章就会显得空洞,父子之间的感情也不会那么打动读者。
再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写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里一口炒面一口雪的素材很典型。它生动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这个素材让读者对志愿军战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意。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这个典型素材对表现志愿军战士形象和文章主题的重要性。
组织写作实践并点评
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典型素材,然后我们对他们的文章进行点评。
在学生写作前,给他们布置一个具体的写作题目,比如“我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围绕这个主题去收集和筛选典型素材。写作完成后,我们仔细阅读他们的文章。对于使用了典型素材的地方,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学生写在校园运动会上,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齐心协力获得接力赛冠军的素材,就可以表扬他这个素材选得好,很好地体现了校园生活中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
对于没有使用典型素材或者素材使用不当的地方,要耐心地指出并引导。比如学生写校园生活时,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每天上课、下课的时间,没有突出校园生活的特色和意义,我们可以引导他思考一些更能体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素材,像参加社团活动、和同学一起做实验等。
通过这样的写作实践和点评,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素材典型性对文章的影响,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加注重选择典型素材。
让学生明白素材典型性对文章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从让他们理解典型性的含义,到学会筛选典型素材,再到在写作中运用,逐步提高他们对素材典型性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这样他们写出的文章才能更有质量、更有感染力。
上一篇: 该如何引导学生将艺术体验转化为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