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明白结构对称对文章的美感作用
怎样让学生明白结构对称对文章的美感作用是语文教学里很重要的事儿。结构对称能让文章看起来更整齐、读起来更顺口,就像给文章穿上了漂亮的衣裳。但怎么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一技巧呢?接下来咱们就好好探讨探讨。

认识结构对称
要让学生明白结构对称对文章的美感作用,首先得让他们认识什么是结构对称。结构对称简单来说,就是文章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相互呼应、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比如,在描写景色时,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结构对称。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结构对称的魅力。像朱自清的《春》,文章先总写“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然后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方面进行描写,最后又总结“‘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种总分总的结构就是典型的结构对称。
感受结构对称的美感
1、形式美:结构对称能让文章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比如,在诗歌中,对仗工整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这种对称的形式让诗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逻辑美:结构对称还能体现文章的逻辑严谨。当文章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时,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路。比如,在议论文中,提出论点后,通过几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点,这种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3、内容美:结构对称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通过前后呼应,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比如,在小说中,开头设置悬念,中间进行情节的展开,结尾揭示真相,这种前后呼应的结构能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对称
1、仿写练习:让学生模仿经典文章的结构进行写作练习。比如,在学习了《春》之后,可以让学生仿照总分总的结构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先总写对秋天的期待,然后分别描写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活动等,最后总结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搭建框架:在学生写作之前,引导他们先搭建文章的框架。比如,在写记叙文时,可以让学生列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再分别进行详细的描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保持结构的对称。
3、互相评改: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改作文,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文章时,关注文章的结构是否对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结构对称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学习到他人的写作技巧。
解决学生运用中的问题
在学生运用结构对称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为了追求结构对称,而忽视了内容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白,结构对称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
另外,有些学生可能对结构对称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文章的结构不够严谨。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他们分析文章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他们进行修改。
在阅读中强化理解
除了写作练习,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来强化学生对结构对称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文章的结构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结构对称来表达主题的。
比如,在阅读《背影》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前后两次描写父亲的“背影”,这两次描写相互呼应,深刻地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结构对称在文章中的作用。
鼓励创新运用
虽然我们强调结构对称的重要性,但也不能让学生陷入固定的模式。我们要鼓励学生在遵循结构对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在保持文章整体结构对称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让学生明白结构对称对文章的美感作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感受、运用结构对称,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让他们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结构对称的技巧,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上一篇: 如何帮助学生在议论文中构建有力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