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醒学生避免作文结尾的仓促或说教
怎样提醒学生避免作文结尾的仓促或说教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作文结尾就像一场演出的谢幕,要是太仓促或者变成生硬的说教,那整个作文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我们得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把作文结尾写得精彩又自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探讨具体该怎么做。

认识仓促和说教结尾的问题
要提醒学生避免作文结尾的仓促或说教,首先得让他们明白这两种结尾方式存在的问题。仓促结尾就像是一场比赛突然中断,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比如有的学生写记叙文,故事还没完全讲完,情感还没充分抒发,就草草收笔,读者根本没办法感受到完整的故事魅力。
说教式结尾则是在结尾强行塞给读者一些大道理,没有和前文的内容很好地融合。就像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前面列举了一些事例,到结尾时不做任何过渡,直接开始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让读者觉得很生硬。
培养学生的结尾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结尾的重要性是很关键的。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让他们感受好的结尾是如何为文章增色的。比如朱自清的《春》,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用三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总结了春天的特点,同时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让读者回味无穷。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一些作文的结尾,看看哪些结尾好,好在哪里;哪些结尾不好,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逐渐培养起对结尾的敏感度。
提供多样化的结尾方法
1、**抒情式结尾**抒情式结尾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在结尾处充分表达出来。比如写关于亲情的作文,结尾可以这样写:“在母亲那温暖的怀抱里,我感受到了无尽的爱。这份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孤单。”这样的结尾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2、**悬念式结尾**悬念式结尾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比如写一篇悬疑故事,结尾可以这样设置:“当他打开那扇神秘的门,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样的结尾会让读者忍不住想要知道后续的发展。
3、**引用式结尾**引用名言警句、诗词等可以让结尾更有文化底蕴。比如写关于理想的作文,结尾可以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4、**呼应式结尾**呼应式结尾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比如开头写“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结尾可以写“在这场生活的旅行中,那些美好的风景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加强结尾的练习
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我们要让学生进行结尾的专项练习。可以给出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只写结尾部分。然后大家一起交流,互相评价,看看谁的结尾写得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写过的作文进行修改,重点修改结尾部分,让结尾更加完善。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就能逐渐掌握结尾的技巧。
在日常阅读中积累结尾素材
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尾。比如读小说时,看看作者是如何结束故事的;读散文时,学习作者是如何在结尾处升华主题的。
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把看到的好的结尾摘抄下来,并且分析这些结尾的特点和优点。这样积累多了,学生在自己写作文时就有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当学生写出一个好的结尾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可以说:“你这个结尾写得很精彩,把文章的主题升华了,而且情感表达得很真挚。”这样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写好结尾。
如果学生的结尾写得不好,我们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指出问题所在,并且帮助他们一起修改。比如可以说:“这个结尾有点仓促,故事还没讲完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再补充一些内容,让结尾更完整。”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结尾
结尾一定要和文章的内容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前文。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结尾是文章的一部分,不是独立存在的。比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前面列举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和危害,结尾就不能突然转到其他话题,而应该围绕环保提出一些建议或者表达自己对环保的期望。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写结尾之前,先回顾一下前文的内容,看看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这些来构思结尾。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结尾的创作上,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不要总是用一些千篇一律的结尾方式。比如别人都用抒情式结尾,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他新颖的方式。当然,创新也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创新思维。比如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结尾,然后评选出最有创意的结尾。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醒学生避免作文结尾的仓促或说教,让他们写出精彩的作文结尾。
上一篇: 怎样提醒学生注意作文中数字使用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