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作文素材积累
报任安书作文素材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它能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丰富文章内容。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是一座宝贵的作文素材宝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挖掘其中可用的素材。

人物精神品质素材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展现出的精神品质是绝佳的作文素材。
1、坚韧不拔:司马迁遭受宫刑这一奇耻大辱,却没有被打倒。他在信中写道“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可见其内心痛苦至极,但他依然“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为了完成《史记》,坚韧地承受着一切。在写关于面对挫折、坚持梦想的作文时,我们可以用司马迁的例子,比如“司马迁在遭受宫刑的巨大挫折后,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忍辱负重,最终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2、责任感:司马迁认为自己有责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把撰写《史记》看作是自己的使命,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这种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在论述责任与担当的作文里,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司马迁虽身处牢狱,却心系历史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华民族记录下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
3、豁达超脱:尽管遭遇不幸,司马迁却能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生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明他对生死有自己的豁达理解。在写关于生死观、价值观的作文时,我们可以引用这句话,如“司马迁以豁达超脱的生死观,选择了以著书立说的方式让自己的生命重于泰山,他的这种价值观影响了无数后人”。
历史典故素材
《报任安书》中提及了不少历史典故,能为作文增添文化底蕴。
1、西伯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时,推演了《周易》。这一典故说明困境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在写关于逆境成才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说“周文王在被拘囚的困境中,没有消沉,反而潜心研究,最终演算出《周易》,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见逆境并非绝境,反而可能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2、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遭遇了诸多困境,但他仍坚持著述《春秋》。在论述挫折与成就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典故,比如“孔子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却在文化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厄境中创作的《春秋》,成为了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告诉我们挫折往往是成就的前奏”。
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放逐后,创作了千古名篇《离骚》。在写关于文学创作与人生经历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这样用“屈原在被放逐的痛苦经历中,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融入到《离骚》中,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见人生的苦难常常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名言警句素材
《报任安书》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能为作文增添文采和说服力。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强调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意义。在论述生命价值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这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意思是古代富贵但名声磨灭不传的人很多,只有那些卓越不凡的人才能被人称道。在写关于追求卓越、实现人生价值的作文时,我们可以这样用“司马迁告诉我们,古往今来,富贵者众多,但能被后人铭记的往往是那些倜傥非常之人,所以我们要努力追求卓越,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体现了司马迁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忍辱负重的决心。在论述为理想而坚持、忍受苦难的作文里,我们可以引用,如“司马迁为了让自己的文采流传后世,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这种为理想而忍受苦难的精神令人敬佩”。
情感表达素材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的情感表达丰富而真挚,我们可以学习其表达方式用于作文。
1、痛苦与无奈:司马迁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自己遭受宫刑后的痛苦心情,如“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这种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煎熬。在写关于痛苦经历的作文时,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比如“我在经历失败后,内心也如司马迁一般,整日恍恍惚惚,不知何去何从,那种痛苦和无奈难以言表”。
2、悲愤与抗争:司马迁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悲愤,但他并没有一味地抱怨,而是选择抗争。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屈服,这种情感可以运用到写关于抗争命运、维护正义的作文中,如“司马迁虽遭受不公,但他以笔为剑,在《报任安书》中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与抗争,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不公正时要勇敢站出来”。
3、感恩与期许:司马迁在信中也流露出对亲友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这种情感可以用在写关于感恩、梦想的作文中,比如“司马迁感恩亲友的支持,同时怀揣着让《史记》流传后世的期许,努力著书,这让我们明白感恩能给人力量,梦想能让人坚持”。
写作手法素材
《报任安书》在写作手法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对比手法:司马迁将自己的遭遇与历史上的人物进行对比,突出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如将自己与那些“伏法受诛”的人对比,强调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在作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比如在写关于选择的作文时,我们可以将不同的选择及其后果进行对比,“有人在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最终一事无成;而有人则选择勇敢面对,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这两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
2、排比手法:文中“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在写论述类作文时,我们可以运用排比列举事例,如“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而奋斗。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凛然,林则徐虎门销烟,他们都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理想的力量”。
3、抒情与议论相结合:司马迁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融入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如在表达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时,既有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生命价值的议论。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法,使文章既有感染力又有思想深度,比如在写关于成长的作文时,我们可以在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中,融入自己对成长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对《报任安书》的深入挖掘,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些素材,让作文更加精彩。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司马迁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人生境界。
上一篇: 初中记叙文素材作文题材事例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